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万名安装技师,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


 为什么苹果不能接管汽车中控台?

汽车电瓶什么牌子好   2017-03-06 08:00:13


近日,CarPlay合作伙伴丰田发表官方声明,对早前宣布的将在2015年推出支持CarPlay车型的消息予以否认。无独有偶,凯迪拉克也表态拒绝使用CarPlay,仍将继续沿用自家的CUE系统,理由是“CarPlay车载用户界面不易于使用”。


  这是CarPlay推出以来吃到的个闭门羹,对于雄心勃勃想进入车载系统的苹果而言,犹如两盆冷水,给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走,上车去!


  苹果与汽车的次“触电”要追溯到2010年,当时有35家汽车公司为iOS4.0系统集成了iPodOut端口;2012年苹果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SiriEyesFree免视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方向盘启动Siri语音,进而操作和控制手机,丰田、本田、克莱斯勒等8家车企同意整合该功能到旗下车型。

  不过,影响的是2013年6月,苹果发布了全新的iOSinthecar计划,目的是要将iOS操作系统深度整合到中控台,这一计划得到了通用、丰田等12家车企的响应。


  然而到了2014年日内瓦车展,我们突然发现,野心勃勃的iOSinthecar缩水成了CarPlay。从原理来说,CarPlay相当于在现有系统里增加一个中间件,把手机上的内容显示到车载屏幕上,再将用户在车载屏幕的触摸操作反馈给苹果手机,让App进行响应。CarPlay和iOSinthecar的区别在于,苹果与车载系统的关系由接管变成了接入,主次立现。


  进一步来分析CarPlay的技术架构,汽车要实现此功能需要在现有的车载系统里增加一个模块,把手机上的画面投射过来,这对车载设备本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部分现有的车载终端CPU性能和手机相差二三倍之多,要同时运行CarPlay,需要对处理器进行大幅升级,所以可以看到搭载CarPlay的都是车型。


  选择苹果=慢性自杀?


  作为一家大众消费型电子公司,人工交互体验是苹果的强项。而且CarPlay可以直接把苹果现有的AppStore生态链嫁接到汽车上,让车主体验到更丰富的App内容,这点是目前车厂做不到的,也是车厂为何要和苹果合作推广CarPlay的原因。


  这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拥抱的力度,不但展示了旗下新C-Class车型整合CarPlay的照片,同时还确认公司正在考虑发布CarPlay安装包,让旧款车型也能支持苹果新系统。然而丰田和凯迪拉克的排斥态度却为我们解读CarPlay提供了另一种角度。


  不可忽略的是,苹果的模式是软硬件一体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把中控台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从他的设计思路可见一斑。不是像MirrorLink那样简单地投影,CarPlay直接把中控屏幕的UI设计、界面、icon都进行重新定义。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电子操作系统,类似安卓、苹果等科技公司确实在用户体验方面有更多的经验,同时也聚集着大量粉丝,但归根结底,汽车厂商了解汽车更胜一筹,车厂绝不会让外人修改中控系统的控制全,因为中控和车辆的安全性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所有车的以后都装了安卓和苹果的系统,那么所有车厂中控都是一样的,那车厂的品牌价值又在何处体验呢?”元征科技golo车云网市场开发总监陈征表示自己在2000年的时候购买了苹果代数码产品,自认为是一名很忠诚的过分,但也认为CarPlay是苹果利益化的一种玩法,对于汽车公司而言则是犯了大忌。


  智歌科技董事长邸烁作为将安卓引入中国的人,这样评价凯迪拉克拒绝CarPlay的行为,“如果凯迪拉克采用了CarPlay,用户进入车内马上切换到CarPlay模式,之前花大力气搞的CUE直接被推倒了,其品牌也会因此而弱化。”车云菌之前曾撰文指出凯迪拉克CUE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成为其敢于向苹果sayno的原因之一。


  勿庸置疑,车机很大的问题是发展受到了局限,较长的周期无法与时俱进,把智能手机引进来能够让车机保持生命力。但车企在一方面给自己产品增加卖点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守住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凯迪拉克依靠自身的力量抵抗苹果。福特则希望联合其它势力共同抵抗,将AppLink变为开源模式,欢迎其它车厂按照这个方式来开发,从而形成一个行业标准。

  而其它的车企虽然口头上表示要加入CarPlay阵营,但初期都只是拿一二款产品试水市场的反应。在邸烁看来,这是车企意识到了苹果在前装介入对他们的威胁。“车企上CarPlay是一种‘自杀’,至少将会失去对未来竞争重点的中控台的控制力。”

  勿需统一的江湖


  如果把科技企业和汽车企业在车载系统方面的合作视为一场爱情,那么两者情路可谓是一路坎坷。


  谷歌的Android、微软的WindowsEmbeddedAuto、黑莓的QNX、Linux和MirrorLink彼此都是竞争者,并登堂入室成为引擎盖下的隐形推手,但这个市场,并没有的统治者。

  目的QNX占据了车载系统60%以上的份额,因为大部分汽车厂商都是在QNX操作系统之上构建自己的用户界面,甚至连CarPlay也是如此。


  谷歌旗下的Android和苹果iOS在智能手机上的争斗也延续到了车载系统领域。在2014年的CES上,谷歌正式对外发布,与奥迪、通用、本田、现代以及显卡公司NVIDIA共同组建“开放汽车联盟”(OpenAutomotiveAlliance,简称“OAA”),联盟中所有公司的产品都会装备谷歌Android系统。


   MirrorLink则是三星、LG、HTC等手机厂商,以及宝马、丰田、本田、大众等众多汽车制造商联合发起成立的“车联网”标准。手机通过USB、蓝牙或者WIFI即可与车载系统建立连接,在车载屏幕上形成简单、明了的菜单界面,并通过车载上的物理按键或语音命令进行相关的操作。MirrorLink与CarPlay同为中间件技术,但前者只能做到屏幕点到点的投影,并非CarPlay采用的逻辑投影,这也造成了两者在使用上截然不同的用户体验。


  汽车作为生活的“第四空间”,无论是车企还是互联网巨头苹果和谷歌,都希望在车载系统的竞争中赢得先机。那么,当苹果入场,是否会对整个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CarPlay的未来将会怎样?邸烁认为,CarPlay的机会并不大,因为它本质并不是开放的系统,未来更大的机会在于,车载系统会基于安卓这样的开放平台,由一帮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懂移动互联网设备的第三方来做。“CarPlay再往前发展,可能是在体验方面增强,但对车的中控完全接管这件事上,基本上到终点了。”


  而杨永琦则认为未必如此,因为苹果也在学习、吸收。如果未来出现一种类似MirrorLink的东西,专门解决手机与车机连接的底层协议,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去产生一些规范以及APP展示方式的规定,这样手机应用的开发者,可以迅速把所开发的应用推广到车里,这样也可以保持车厂品牌的差异化。当然,如果可以兼容苹果的iOS系统,或者是谷歌的Android系统,那是不过,因为两者都有着完整的App生态系统,能够平移和直接享用。


  “苹果应该尊重车载屏幕的主人是谁,采取双赢的方式非常有必要。”杨永琦说。

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科创四街中国梦谷3号楼5层(北京总部)
全国服务热线:400-077-3321
© 2017 su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速电快保(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07976号-1

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

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 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

汽车蓄电池,汽车电瓶,瓦尔塔电瓶,汽车电瓶救援,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万名安装技师,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