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自己一份关注(原创)
繁华都市里,当你面对着各色驰骋的汽车,你是否留意过这其中有多少是我们自己的车?多半都是前面挂着外国的牌子后面写着“中国制造”。这是为什么?泱泱大国难道造不出属于自己的车吗?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再加上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致使我们不得不寻找一条捷径,于是“上海拖拉机制造厂”与“德国大众集团”结下姻缘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先河。从此中国便开始了漫长的“中国人造外国车”的辛酸历程。
十年后的,一些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汽车逐渐在耳边响起:长城、中华、奇瑞……这是令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振奋和自豪的名字,它象征着“中国人造外国车”的时代已经终结,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那些所谓的“名车”同台竞技。
然而,只要一提到“自主研发”四个字,我们的国民和媒体总是抱着一种挑剔的眼光,诸如“悬挂偏软”“内饰粗糙”“后视镜存在盲点……”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言论便快见于各种杂志、报刊。似乎只有贴着外国标志的车才值得信赖。那么,如果给我们的“东方红”牌拖拉机贴上“奔驰”的标志,我们的媒体会不会大言不惭得指着它对国人说:“那是奔驰公司生产的运动型野外生存车!”?
“对于‘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这个理念,我们的老百姓甚至我们的政府以及媒体还不明确、不务实,对于它的理解和关注还是很虚的。既然“自主品牌、自主研发”是全民族的事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情,那么我们现在几个扎扎实实在搞“自主品牌、自主研发”的企业正处在相对困难的时期,我们需要市场、资金,政策乃至舆论的支持,既然我们的产品在性价比上,在综合评定上都有相当的优势,那么我们的政府采购、我们的私人赎买在真正的行动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阻碍呢?”这是华晨金杯集团副总裁赵福全的一番慨叹,言语间充满了无奈与不解,甚至带有一丝愤怒。
对于我们的“自主品牌、自主研发”我想说,不要一提到“自主品牌,自主研发”像说道小丑,要打个八折,他正经历的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带着关爱的心关注和呵护我们的自主品牌。
“韩国现代”这是每个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现代车”的速度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创下了一个,的奇迹。他之所以能创下如此业绩与韩国国民、政府以及媒体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韩国人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好好反思!
一位日企高官曾这样说:“即使我们不参拜靖国神社,韩国人照样不会买我们的产品,但无论我们参拜多少次靖国神社,中国人依然会买我们的东西……”
相信每一个淌着热血的中国人听到这厮的“无耻谰言”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团怒火。这挑衅般的话语深深的刺痛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然而心痛过后,我们应该怎样?又会怎样呢?
3头6B
[ 本帖由 八面来风 于 2006-6-22 12:52 编辑 ]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